龟背竹介绍与养护
龟背竹又名“蓬莱蕉”、“电线草”, 是天南星科常绿攀援观叶植物, 茎干上着生有褐色的气根, 形如电线, 故名“电线草”叶卵圆形, 在羽状的叶脉间呈龟甲形散布许多长圆形的孔洞和深裂, 其形状似龟甲图案, 茎有节似竹干, 故名“龟背竹”。 肉穗花序, 整个花形好像“台灯”, 有灯罩和灯泡, 十分奇特。 龟背竹原产墨西哥热带雨林中, 性喜温暖、湿润环境, 忌阳光直射, 不耐寒, 在我国北方均作室内盆栽。
名称: 龟背竹
类别: 藤本
别名: 蓬莱蕉、电线兰 、铁丝兰、穿孔喜林芋
科名: 天南星科
属名:龟背竹属
拉丁名: Monstera delociosa Liebm.
产地分布:原产墨西哥、美洲热带雨林中。 中国福建、广东、云南栽培于露地, 其余地区多栽于温室。
概况:
龟背竹又名蓬莱蕉、电线兰、龟背芋, 为天南星科龟背竹属植物。 叶形奇特, 孔裂纹状, 极像龟背。 茎节粗壮又似罗汉竹, 深褐色气生根, 纵横交差, 形如电线。 其叶常年碧绿, 极为耐阴, 是有名的室内大型盆栽观叶植物。 龟背竹在欧美、日本常用于盆栽观赏, 点缀客室和窗台, 较为普遍。 南美国家巴西、阿根廷和美洲中部的墨西哥除盆栽以外, 常种在廊架或建筑物旁, 让龟背竹蔓生于棚架或贴生于墙壁, 成为极好的垂直绿化材料。
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, 大量从美国引种龟背竹, 播种的盆栽小苗深受群众喜爱, 曾出现" 龟背竹热" 。 至今, 大型盆栽龟背竹成为宾馆大厅的主要骨干材料。 南方用蛇木柱支撑生产的盆栽龟背竹, 畅销全国各地, 成为广东观叶植物中的拳头产品之一。 龟背竹已进入到千家万户。
生态习性
光:较喜光, 应避免夏日中午阳光直射, 极耐阴。 要求室内通风良好, 否则易生介壳虫。
水:喜湿润, 夏季生长期间, 每天要浇水两次, 定期用水喷洒叶片, 保持其光亮无尘。
温:生长适温为20-25℃, 越冬温度5℃以上。
肥:生长期每隔半月施1次稀薄饼肥水。
土:以腐叶土为最好。
形态特征:
龟背竹为半蔓型, 茎粗壮, 节多似竹, 故名龟背竹;茎上着生有长而下垂的褐色气生根, 可攀附它物上生长。 叶厚 革质, 互生, 暗绿色或绿色;幼叶心脏形, 没有穿孔, 长大后叶呈矩圆形, 具不规则羽状深裂, 自叶缘至叶脉附近孔裂, 如龟甲图案;叶柄;长30—50厘米, 深绿色, 有叶痕;叶痕处有苞片, 革质, 黄白色。 花状如佛焰, 淡黄色。 果实可食用。 在栽培中还有斑叶变种, 在浓绿色的叶片上带有大面积不规则的白斑, 十分美丽。 茎绿色粗壮, 生有许多褐色气根。 叶片厚革质且光亮, 绿色或暗绿色, 幼叶心形全缘无孔, 老叶则羽状深裂, 叶脉间有椭圆条孔, 像龟背, 故而得名。 肉穗花序淡黄色, 佛焰苞白色, 花期8-9月。 尚有变种斑叶龟背竹, 叶片有黄白色不规则斑纹, 极美;小型品种有小龟背竹。
品种:
常见同属观赏种有多孔龟背竹(M.friedrichsthalii), 叶片长卵形, 深绿色, 中肋至叶缘间有椭圆形窗孔, 窗孔外缘至叶缘的间距稍宽。 洞眼龟背竹(M.epipremnoides), 大型种, 叶厚似树藤, 叶片长70~80厘米, 深绿色。 翼叶龟背竹(M.standleyana), 叶卵圆形, 叶长15~20厘米, 叶基钝圆, 叶面浓绿色, 叶柄宽扁, 具翅翼, 长10~30厘米。 斑纹翼叶龟背竹(M.standleyanacv.Variegata), 叶面深绿色, 有乳白色的斑点或斑纹。 斜叶龟背竹(M.obliqua), 叶长椭圆形, 叶基钝歪。 窗孔龟背竹(M.obliguavar, expilfa), 叶长卵形, 叶基钝歪, 窗孔数多, 窗孔面积大。 另外还有星点龟背竹(M.Punctulata)和孔叶龟背竹(M.adansonii)。
用途:
龟背竹株形优美, 叶片形状奇特, 叶色浓绿, 且富有光泽, 整株观赏效果较好。 我国引种栽培较为广泛, 美丽奇特多姿的龟背竹, 是著名的室内盆栽观叶植物, 惹人喜爱。 它具有夜间吸收二氧化碳的奇特本领, 含有许多有机酸, 这些有机酸能与夜间吸收的二氧化碳产生化学反应, 变成另一种有机酸保留下来。 到白天, 这种变化的有机酸又还原成原来的有机酸, 而把二氧化碳分解出来, 进行光合作用。 所以, 居家莳养龟背竹有一定净化空气的作用。 常用中小盆种植, 置于室内客厅、卧室和书房, 也可以大盆栽培, 置于宾馆、饭店、大厅及室内, 或于花园的水池和大树下, 颇具热带风光。 叶片还能作插花叶材。
龟背竹以耐阴而著称, 适用室内客厅, 走道中摆设与点缀。 南方多在院庭中, 散植于公园池旁、溪沟、山石旁和石隙中。 龟背竹叶片上的孔眼和缺刻, 有虚有实, 新奇有趣, 气生根悬挂于盆口, 古朴雅致。
花状如佛焰, 淡黄色, 果实可食用。 在栽培中还有斑叶变种, 绿色叶片带有不规则的白斑, 十分美丽。 龟背竹常附生于高大榕树上, 它的羽状平行叶脉清晰挺露, 形似芭蕉, 故叫“蓬莱蕉”。 龟背竹在拉丁语中意为“绿野怪物”, 开花非常奇特, 如船底般的花苞, 呈黄白色, 花大如掌, 内藏肉穗, 能结果实, 果实则为浆果。 果实成熟后可用来做菜食, 有甜味, 香味像凤梨或香蕉。 但要注意果实未成熟不能吃, 因为有较强的刺激性。 在原产地居民称这种果实为“神仙赐给的美果”。
盆栽管理:
盆栽用腐叶士3份、堆肥±3份、河沙4份混和配成培养土。 每年春季换盆换土时, 盆内加入腐熟有机肥或磷、钾肥 作基肥。 生长季节必须经常浇水, 浇水掌握宁湿勿干原则, 保持盆土湿润, 夏季要经常向叶面喷水, 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。 冬季温度要求不能低于1O℃, 防止冷风吹袭, 否则叶片易枯黄脱落。 冬季盆土宜偏干, 稍潮润, 过湿易烂根枯叶。 每隔3~5天用与室温相同或相近的水喷浇一次枝叶, 清除室内灰尘污染, 保持植株经常清新鲜艳。 5~9月, 每隔2周左右施一次稀薄液肥, 生长高峰期施一次叶面肥, 以0.1%的尿素水溶液或0.2%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较好。 越冬期间应少施肥或不施肥。
生长时期, 水分要充足, 须经常保持培养土湿润, 每2-3天浇水一次;天气干燥时还应向叶面喷水, 以保持空气潮湿, 掌握宁湿勿干的浇水原则, 以利枝叶生长, 叶片鲜艳。 秋冬季节可逐渐减少浇水量。 淋水过多引起烂根, 但仍要保持比较湿润的空气, 每隔7-10天向叶面喷水, 以保持植株、叶片清新常绿。 龟背竹较为喜肥, 为使其生长旺盛, 4-9月每月施两次稀液肥。 生长季节注意遮荫, 以半阴为佳, 忌强光直射, 尤其盛夏不能放在阳光下直晒, 否则易造成叶片枯焦灼伤, 影响观赏价值。 龟背竹经2-3年种植, 茎杆过高, 达1.5米以上, 但不能直立, 可插竹竿支撑, 防倒伏。
大盆栽用1根1.3-1.5米木棒, 插在盆中, 栽上龟背竹, 一防倒伏, 二附柱生长茂盛。 或将过高茎杆截茎繁殖, 让母株重新萌发新茎和新叶。 冬季需放在10℃以上室内, 但最少保持5℃以上温度, 否则叶片会冻焦, 同时盆土宜偏干。 龟背竹生长期常会发生褐斑病、炭疽病, 可及时喷50%托布津和75%百菌清1000倍液, 或50%多菌灵800-1000倍液防治。 夏季和冬季通风不良, 常在茎杆背面发生介壳虫和夜蛾科幼虫吸汁和吃嫩叶, 可人工捉虫或刷除, 最好用40%氧化乐果乳剂1500倍液或40%水胺硫磷乳油2000倍液, 或40%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喷杀
龟背竹栽培容易, 为了缩短生长周期, 提高观赏效果, 养护上应注意以下几点:
1、忌暴晒龟背竹是典型的耐阴植物, 规模性生产须设遮荫设施, 可用50%遮阳网, 尤其播种幼苗和刚扦插成活苗, 切忌阳光直射, 以免叶片灼伤。 成型植株盛夏期间也要注意遮荫, 否则叶片老化, 缺乏自然光泽, 影响观赏价值。
2、 勿干燥龟背竹自然生长于热带雨林中, 喜湿润, 但盆栽土积水同样会烂根, 使植株停止生长, 叶子下垂, 失去光泽, 叶片凹凸不平。 浇水应掌握宁湿勿干的原则, 经常保持盆土潮湿, 但不积水, 春秋季每2—3天浇水1次。 盛夏季节除每天浇水外, 需喷水多次, 以保持叶面清新, 悬挂栽培应喷水更勤。 冬季叶片蒸发量减弱, 浇水量要减少。
3、勤施肥龟背竹是比较耐肥的观叶植物, 为使多发新叶, 叶色碧绿有自然光泽, 生长期每半月施1次肥, 施肥时注意不要让肥液沾污叶面。 同时, 龟背竹的根比较柔嫩, 忌施生肥和浓肥, 以免烧根。
4、需整形龟背竹为大型观叶植物, 茎粗叶大, 特别成年植株的分株时, 要设架绑扎, 以免倒伏变型。 待定型后支架拆除。 同时, 定型后茎节叶片生长过于稠密、枝蔓生长过长时, 注意整株修剪, 力求自然美观。
5、病虫害防治 介壳虫是龟背竹最常见的虫害, 少量发生时可用旧牙刷清洗后用40%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。 常见病害有叶斑病、灰斑病和茎枯病, 可用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。